2/23/2006

專家建議:水煮沸再放入熱水瓶

【聯合新聞網 記者修淑芬/台北報導】

熱水瓶內膽塗上鐵氟龍,這樣的水,喝起來安全嗎?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表示,鐵氟龍只要不加溫超過攝氏100度,其化學分子相當穩定,而一般熱水瓶的溫度是不會超過100度的,故民眾無需顧慮。

對於容易沉澱的水垢,林杰樑表示,水垢其實無大礙,只要固定清洗即可。

林杰樑表示,有些民眾喜歡將生水放入熱水瓶內加熱,他建議先把生水煮沸後再放入熱水瓶內。原因在熱水瓶密封加熱後,會把已經揮發的氯和三鹵甲烷凝結在瓶蓋上,最後又隨著水滴掉回瓶中,水等於白煮了。

林杰樑表示,台北市水質比較好,大火燒開沸滾後,關小火,開蓋再燒5分鐘;至於桃園等其他縣市,沸滾後起碼還要小火再燒上10到20 分鐘,確保氯氣揮發殆盡。

生活好習慣:晨起先飲水 500 CC

晨起先飲水,對身體既是一次極大的補償,又是一種有效的淨化。這已是醫學公認的健康生活習慣。
清晨,胃內食物已經排空,隨著身體的運動,水在胃內如同清潔劑洗滌著胃壁的殘渣餘孽,病原菌因此無處安身,難以形成致病的群體,失去了興風作浪的機會。即使有炎症的胃壁,經過每日清晨的洗滌,自然也會水到病除。

水在胃內短暫停留,除少量被吸收外,80%以上在小腸內被吸收入血。新飲進的水約經過 21秒鐘就能到達身體的每一個角落,促進全身的吐故納新。

一、洗滌身體,清除污染
環境污染對人類的危害是在不知不覺中進行的。種類繁多的有害有毒物質,有的透過生物鏈條的連鎖回應和濃縮累積,最終進入我們一日三餐所必需的糧、菜、果和肉、蛋、奶中;有的透過呼吸道和皮膚直接侵入身體,對人體內蓄積造成潛在的毒害。 晨起飲進的水,能有效地清除這些污染物質,保證細胞的新陳代謝。

二、滋潤身體,避免疾患
1、能稀釋血液,降低血黏度,有效地避免心腦血管病患者在上午發生意外,預防心臟病和中風。
2、能稀釋尿液,使積蓄一夜的固體毒物溶解於尿液中排出,既沖洗了尿道,預防尿道感染,又可預防尿道結石。
3、還能及時排出致癌物質,避免膀胱癌的發生。

三、能保持微小脂肪顆粒滋潤而富有彈性,保護皮膚,達到美容目的
水透過小腸,除大部分被吸收外,剩餘部分進入大腸分成兩路;一部分被腸壁繼續吸收入血;另一部分成了糞便的稀釋劑,保證排便順利,有效地防止便秘。同時,還可減少痔瘡的發生。

2/22/2006

眼皮跳主吉凶?主要是太累使然 

2006-02-22 12:11

大家都有眼皮跳的經驗,民間傳說指眼皮跳代表是某些喜怒哀樂事物的前兆,而且還分「男女左右上下」不同的解讀,不過在現代生理學的觀點來看,眼皮跳的原因很單純,主要就是眼睛肌肉神經過於疲勞造成,可能是熬夜失眠,或電腦電視使用過度使然。

此外近視老花造成的視力不正常,或者飲食不當,喝酒太多也有可能造成眼皮跳。所以一旦眼皮跳雖然並不代表有什麼吉凶之事要發生,但是可提醒我們要改變生活習慣,不要過度勞累,以免影響健康。

2/13/2006

MP3音量超過85分貝就會使聽力受損

MP3音量 限100分貝
【記者薛荷玉/報導】

青少年MP3不離身,下一代恐怕未老先聾!本報獨家深入報導後,經濟局標準檢驗局昨天表示,將比照歐盟法規,制訂我國的MP3國家標準,規定最大輸出音量不得超過100分貝,以保護青少年的聽力健康。

標檢局副局長陳介山表示,MP3的CNS國家標準是一項自願性標準,廠商可自行選擇是否遵循,至於此一標準未來是否應依商品檢驗法公告為強制檢驗項目,則可開放各界討論。

不過陳介山很有信心地說,多數小學生及國高中生的MP3都是父母買的,市面上如有廠商依國家標準生產的「安全音量MP3」,一定會受到家長的歡迎,並促使廠商及消費者思考長時間以大音量聽MP3對聽力造成的損害問題。

市面上許多MP3的最大輸出音量達130~150分貝,比飛機起降的噪音還大,以此超大音量聽音樂,只要28秒聽力就會受損;因此,歐盟的安全法規就限制所有銷往歐盟國家的MP3,其最大輸出音量應鎖定在100分貝以下;在美國則有愈來愈多消費者因聽MP3聽力受損,還有消費者憤而控告業者。

經濟部標準檢驗局表示,國內上市的MP3必須通過「安全規範」(Safety Requirement)及電磁相容(EMC)兩項檢驗,但其中並不包括音量限制的檢驗。但有不少家長認為,就像現在市面上的打火機都必須裝設兒童保護裝置才能販售一樣,音量鎖定器也是MP3的「安全裝置」,可保謢青少年聽力因一時不慎而永久受損。

研究顯示,只要85分貝以上的音量,就會使聽力受損。陳介山表示,他上大學的孩子也都聽MP3,正因它的使用普及,大人們有必要付出更多努力,來保護兒童及青少年的聽力。

2/12/2006

10種飲食好習慣 擺脫肥胖

【中時電子報 】周輝政、許怡平

今天是元宵節,從年前到現在,您在不知不覺中吃進了多少超過身體所支出的熱量?肥胖是習慣所造成的,而飲食的好習慣則能幫助您甩掉肥肉,活得輕鬆。

肥胖與飲食行為有關,舉例來說:美國之所以胖子多,除了速食文化的影響,晚上沒什麼娛樂,常常邊看電視邊吃爆米花或薯條,體重自然會直線上升。其實,不好的飲食習慣,只要下決心改變,就能遠離肥胖。

以下10種飲食好習慣,對於「健康新美女」的重塑計畫,絕對有加分效果。

★好習慣1:先喝湯再吃蔬菜

先喝熱湯,或喝清淡的熱茶,再吃其他食物。也就是,正確的進食次序是,熱湯、蔬菜(尤其是葉菜類和瓜類),肉類和飯留在最後。

蔬菜可以生吃,也可以燙熟拌著吃,如果能不加沙拉醬、直接品嘗原味更好。

★好習慣2:小小口慢慢吃

注意力放在咀嚼中的食物,專心享受食物吃在嘴裡的美好氛圍。

採用這種「慢而專注」的進食態度,對於減重成效具有加分效果。因為,大口囫圇吞棗,容易讓人愈吃愈快,而且愈吃愈多。

★好習慣3:只在餐桌進食

養成只在餐桌進食的習慣。這個好習慣,可以幫你戒掉隨時隨地都想吃東西的「癮頭」。

★好習慣4:只吃自己的菜

進餐時,將屬於自己份量的菜餚,放在自己的餐盤裡,這樣可以控制進食量,避免某一樣菜比較好吃或喜歡吃,就拚命夾來吃。

★好習慣5:拒做「廚餘桶」

有些媽媽常撿家人的剩菜吃,讓袖珍小胃成了大胃王,真是十足的「廚餘桶」!這樣日積月累,小蠻腰當然變成水桶腰,得不償失!

拒做「廚餘桶」,有一個訣竅:讓家人把各自要吃的菜餚夾在自己的盤裡,包括你自己喔,這樣可以控制剩菜量,可以提醒自己吃完了盤裡的,絕不再吃。

★好習慣6:選對食物

對外食族來說,選擇食物要更謹慎。

選擇肉類:比較聰明的作法是吃帶骨的肉,因為它與一大塊無骨肉排相比,熱量較低,吃起來也因較花功夫,不會讓人一直吃個不停。

選擇蔬菜:以大量蔬菜配上少量瘦肉絲,當然更好。

選擇水果:吃水果的「原貌」,不要喝果汁。1杯柳橙汁,要用5-6顆柳橙去榨,熱量當然呈倍數增加,相當高。而且,果汁也缺乏纖維質。

★好習慣7:不聊天不看電視

不要邊吃邊聊天,或邊看電視,這樣會讓人不知不覺吃下過多的食物。

★好習慣8:吃完飯立刻刷牙

進餐完畢,立刻刷牙,可以減少再吃東西的念頭。

★好習慣9:不要貯存零食

不管是家裡或辦公室,不要貯存零食,以減少被垃圾食物誘惑的機會。

★好習慣10:別拿情緒當藉口

不要以食物作為發洩情緒的工具。有些人心情不好,就拼命吃,結果身材走樣,心情變得更差,惡性循環的結果,是愈發肥胖。

周輝政(台安醫院婦女減重(新聞、網站)班負責醫師)、許怡平(衛生署食品處技正)

高溫油炸的澱粉類可能致癌,洋芋片、油條少吃

【東森新聞報 記者張倍綺、鄭偉宏/台北報導】
高溫油炸的澱粉類可能致癌,國內第一次針對相關食品的檢驗報告出爐。

結果發現,特別是馬鈴薯經過油炸的產品,都含有致癌物「丙烯醯胺」,其中洋芋片含量最高!因此像是油條,薯條這些油炸物也都不例外,但專家還意外發現,就連黑糖製品也有可能致癌物!高溫油炸得香香脆脆,炸出了口感,卻也炸出致癌物質,台大檢驗發現,洋芋片的丙烯醯胺,含量最高!平均490ppb,最高樣品甚至還驗出3947ppb,其他像餅乾、米果、玉米片也都有200多,咖啡164,豆干117,有專家建議食品需加註「多吃有害健康」的警語。

因此,像是西式的薯條,中式的油條,都可能炸出致癌危機,越高溫處理,致癌物就越多。

但也有特例,像咖啡不是澱粉,也沒有油炸,也含有丙烯醯胺,甚至流行了一陣子的黑糖竟然也驗出致癌物!在還沒訂出安全食用量之前,學者建議衛生署全面檢驗,公佈食品丙烯醯胺含量,提供消費者參考。

也再次提醒民眾,凡是油炸澱粉類都含有致癌物,還是少吃為妙!